案例

上市即爆款,追觅为何能成为国货之光?

字号+ 作者:嘉文 来源:公关界 2021-11-04 17:43 我要评论( )

宅经济的爆发,捧红了不少让生活 更简单 、 更美好 的智能小家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小家电市场规模将达到6460亿元,而清洁电器市场更是延续了之前高速增长的态势,凭借同比增长40.2%的亮眼成绩,被视为下个风口。这几年,有很多新锐品牌涌入这个

宅经济的爆发,捧红了不少让生活更简单更美好的智能小家电——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年小家电市场规模将达到6460亿元,而清洁电器市场更是延续了之前高速增长的态势,凭借同比增长40.2%的亮眼成绩,被视为下个“风口”。这几年,有很多新锐品牌涌入这个赛道,很多产品不但在销量上迅速攀升,也刷新了大众对国货的认知,而“追觅”就是其中之一。
 
 
追觅是一家有着极客基因的智能清洁家电企业,自2019年对外销售以来,追觅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从2019年的5亿,2020年的20亿,再到今年上半年的收入翻番,追觅在这个广阔的蓝海市场中一路高歌猛进。前不久,追觅科技还完成36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作为战略投资人的碧桂园和小米也与品牌展开了更加深度的合作。
 
 
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最直观的感触就是总能在各种地方看到“追觅”。比方说在购买小米和吸尘器的时候,总有人会问问是不是追觅代工,而在戴森等品牌的交流页面下,也有人会问这款产品和追觅来说哪个更好用?
 
 
当然,追觅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从0-1的进阶,靠的不仅仅是硬核的技术和产品。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上市即爆款的新锐品牌,在营销传播上有哪些过人之处?
 

01

有针对性的种草输出
建立消费者对品牌的初步认知
 
对于热衷于社交媒体的新生代消费者来说,种草已经是品牌绕不开的营销策略。比起传统那种单向输出、自上而下的广告来说,达人们的笔记、测评以及分享,已经成了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捷径”。
 
不过对于每天面对无数广告信息的Z世代来说,就连“种草”也是分三六九等的。那些转折突兀、真实性不高的信息,就算出现再多次也无法影响他们的购买决策;而那些出现在合理时机、分析诚恳且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即便是“恰饭”也不会影响大家的观感。除此之外,用户所在的圈层、品牌所处的阶段,这些都会影响种草的效果,总的来说
 
而追觅从一开始就有个清晰的思路——他们知道和那些成熟的品牌相比,自己的认知度低、圈层小、黏性也很低。而且智能家电和快消品又不一样,大家在选择的时候也会非常谨慎。所以就算在短时间内让足够多的人看到这个品牌,也难以建立大家对品牌的信任。
 
 
所以,他们并没有选择大范围的投放,而是在以微博为代表的内容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种草。品牌先是搜集了用户在使用中的痛点和诉求,并聚焦这些痛点进行探讨。比方说微博博主@晃膀子小姐的开箱测评中,主要就是结合大家清理尘盒容易把灰弄得到处都是的痛点,然后阐述追觅的产品能够“自动集尘,两个月不倒垃圾”,传播点很聚焦。
 
 
而像@小泽不是玛利亚o0这类的测评也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种草思路,比如大家在吐槽自家的扫地机器人很“智障”,很难识别拖鞋、排插、数据线、口红这些物件时,也很容易检索到与追觅相关的信息,让大家在心中留下对追觅的初步认知。
 
 
 

02

在关键节点集中输出
进一步扩大品牌的曝光半径
 
而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知了这个品牌之后,追觅则选择进一步扩大品牌的曝光半径。他们与淘宝、抖音这些头部平台合作,在618、双11、抖音超级新品等节点集中输出,借着各大平台的背书和销量的爆发夯实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
 
像是在618期间,追觅直接在购物节前夕推出预热话题#追觅V12无线吸尘器#,并用话题中预定新品可以直降600元的优惠活动吸引了粉丝的关注与参与。而随着#618选追觅#等话题的进一步开展以及各大KOL的集体种草,追觅很快便抢占了购物节的先机。在即将到来的双11,追觅也是选择了类似的聚焦策略去集中预热,让更多人通过购物节认识到这个产品。
 
 
 
追觅在抖音上的玩法也相当丰富,比方说追觅在抖音电商“超级新品”活动开启以后,匹配到与品牌调性相符的达人,通过150篇达人短视频和主播对活动预热。而且品牌也基于不同的阶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达人策略,像是在预热阶段选择了头部剧情、萌宠、生活类受众比较广泛的达人进行铺设。而在引流购买阶段,则选择了家具垂类达人,通过场景化、情感化的方式去传递功能卖点,实现销量的进一步转化。
 
 
通过在关键节点的高密度输出以后,追觅的传播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此时购买过追觅的消费者已经有很多,已经可以形成口碑上的自传播,而且随着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追觅的产品已经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认知上的共识,新用户也更容易选择这个品牌。
 

03

找准锚点进阶输出
强化品牌的硬核科技属性
 
其实完成前面两个阶段,已经算是非常成功的新锐品牌。但是追觅作为全国罕有的掌握高速数字马达核心技术的品牌,他们其实是很有“野心”的。像创始人俞浩说的那样,他们要在高速马达上做到世界第一水平,并且带动上游供应商,实现“中国智造”的科技反垄断。
 
 
 
我看来,追觅并不愿意被称为“小戴森”或者“戴森平版”,而是想做超越其他品牌的硬核国货。所以品牌在做传播的时候也非常聚焦,像是与京东深入绑定,携手《三体》IP所做的一系列传播,就是想在曝光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可以传递自己的极客基因、科技属性。
 

 
之前提到的种草拔草是短期的流量思维,而追觅与三体的合作则是对品牌定位的探讨。有了这些成熟IP的精准赋能,追觅也在成长的过程中构建出自己的品牌壁垒、沉淀出更持久、更高效的品牌资产。
 
写在最后:
 
这两年,有非常多从0-1的新锐品牌,不过在浪潮退去之后,有的品牌会沉淀下来,有的品牌则会随着浪潮一起冲走。而像追觅这样的硬核国货,应该就是活得最好的那批:一来,他们一直在钻研技术,在种草之前让产品先达到大家心中“好用”的标准。二来,他们在营销传播上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他们能结合当下的具体瓶颈去寻找解决方法。很多品牌的底层逻辑其实很朴素,但也正是这份脚踏实地的态度,才能让他们越走越远。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