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麦当劳联名撞脸姜文,火出圈了?

字号+ 作者:七月 来源:广告评论 2022-10-23 14:18 我要评论( )

最近,麦当劳开心乐园餐与变形金刚、土豆先生、小马宝莉三方联名,推出系列款玩具,该玩具被网友发现与某位明星 (姜文) 极其相似,而引发网友热议,从而也让麦当劳顺势火出了圈。 以至于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搜索 #麦当劳玩具 #姜文手办 等相关

最近,麦当劳“开心乐园餐”与变形金刚、土豆先生、小马宝莉三方联名,推出系列款玩具,该玩具被网友发现与某位明星(姜文)极其相似,而引发网友热议,从而也让麦当劳顺势火出了圈。


 
 
 
以至于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搜索#麦当劳玩具 #姜文手办 等相关话题,均成为网友疯狂讨论的集结地。讨论范围大部分是围绕“麦当劳这玩具也太像姜文老师了吧”进行。



 
甚至还有网友把麦当劳此系列玩具进行二度创作,分发至自己的社交账号,给麦当劳引来自来水流量的同时,也给自己账号引来一次曝光机会。可见麦当劳新玩具撞脸姜文这件事,让品牌及众多博主都足足的赚到了流量。
从产品属性上看,麦当劳此系列玩具不可爱颜值不高,也没有特别大的吸引人关注的亮点,但,对于喜爱收纳玩具的人来说,却是爱不释手的存在。再加上被脑洞大开的网友,发现此玩具另一个可挖掘的趣味性点的时候,就让此款玩具的亮点暴增。
接下来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让麦当劳此系列玩具出圈的原因有哪些:

蹭上了“明星效应”,使其快速占领用户心智

明星效应,在任何时候都是可利用的流量价值。不论是个人还是品牌,只要与某位明星搭上线,或多或少都会促进该内容信息在曝光的基础上,外加一层耀眼光环。在占领用户心智上,也变得更加便捷。
就拿麦当劳新联名来说。品牌出联名款,一方面是为了给品牌加点新鲜元素,让消费者在旧产品审美疲劳的基础上,增加些许刺激感,使之对品牌有新一轮认知;另一方面通过与知名的IP、品牌联名,会为品牌潜移默化提升影响力,从而圈住更多品类的用户。
而麦当劳只是借助三方经典IP的名气为品牌打造影响力时,随之而来的便是网友的助力,与明星牵上线,还引发众多网友的共鸣,自主转发且分享该玩具进行二创,在造梗玩梗的趣味点上,给品牌带来源源不断的自来水传播声量。
对品牌来说,这是意外之喜。当嗅到这股强烈的传播力量时,品牌也加入其中,下场玩梗。

 

网友参与互动,接梗,助力麦当劳实现裂变式传播,快速占领了用户心智,也让这次事件成为现象级出圈案例。

网友脑洞大开的联想,让产品有了可造梗的空间

与互联网共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一些娱乐性和趣味性极强的内容,更能诱发他们的分享欲。
比如很早之前火爆全网的“蓝瘦香菇”梗、“真香”梗、“打工人”梗等,因能引起网友共鸣,成为了现象级流行语。
品牌凭借敏锐的洞察力,窥见出适当的玩梗造梗,能快速博得用户关注,拉近彼此距离,从而主动下场玩梗,与用户玩在一起,增加黏性。
除这次麦当劳之外,之前就已有品牌这样实践过。印象深刻的莫属于Kindle品牌的泡面梗,以及M豆绿豆撞脸宁静梗,两者都是被网友挖掘出来的趣味性点,在网络平台掀起一阵热议浪潮后,促使品牌顺势而为按照大众的调侃举动,做出相关举措。
前者,Kindle 把网友调侃的点给拟出宣传语“盖Kindle,面更香”;后者,M&M's豆 直接邀请宁静作为代言人。

 
 
除此之外,还有杨国福麻辣烫,被网友误以为是明星张亮所开,从而引发一系列误会,在网络平台掀起热议。最后,杨国福麻辣烫借此良机,邀请张亮成为品牌代言人,也在当时霸占了微博热搜榜榜一的位置。

在巧合和网友误会中,成全了多起品牌与明星的合作。除M豆与宁静、杨国福麻辣烫与张亮还有毛不易因名字梗,成为霸王洗发水的代言人,景田饮用水的品牌名与明星景甜相撞,从而品牌邀请其作为代言人。
这些都是意料之外的巧合,促进了双方的合作关系,不知麦当劳这次的新联名,意外撞脸姜文后,会不会促进双方合作?

趣味性十足且新颖的梗,让品牌更易出圈

会玩梗、造梗、接梗的品牌,总能比常规化操作的创意内容更容易出圈。
从已出圈的相关案例里可以看到,当品牌嗅到一丝可曝光的机会时,都会趁机巧妙借势,要么顺从网友的意,与之合作,要么主动参与话题讨论,与网友进行对话交流。
就拿麦当劳此次撞脸梗来说,一开始品牌并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但,一见事件发生引发网友热议,主动接住网友的梗并参与其中与之互动。当热度和讨论度流传度变广,让原本不知道的人,也了解了麦当劳的联名消息,进而顺势带动了麦当劳的开心乐园餐产品的销量。
这种由网友挖掘出来的梗,会形成病毒式传播,蔓延至各个人群。即便是品牌并未加大力度推广,也会给品牌带来高频流量和声量。可见这届年轻人对带梗的有趣内容更加充满热情。
为何这届年轻人更乐于看有梗的内容?有梗的内容=有趣且看点十足,现在的年轻人不论是在个性上还是自我表达上,都偏向于自己的内心是否舒坦,若看到有趣的梗,自会参与其中,体验一下有趣的内容带来的快乐之感。从而让品牌在内容生产力上,不断靠近年轻人的想法,做出了集幽默有趣且中二搞怪的创意形式内容,来达到吸睛度变高频的效果。

写在最后:

不管是品牌主动造梗还是被网友误会所产生的梗,都会在网络平台掀起热议浪潮。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下,大众注意力都是分散的时间阶段,品牌尤其需要通过顺势而为的事件热点,进行巧妙借势,由此一来,才能让品牌在用户的脑海里形成深刻烙印。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