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靠“丑”设计出圈的文创雪糕来了!网友:就喜欢这种丑东西

字号+ 作者:秋雨 来源:广告行业 2023-06-17 17:10 我要评论( )

最近,有一款文创雪糕,凭借着丑设计成功出圈。其外形有网友说是大猩猩、动画虫子、公鸡还有小鸟,只能说大家形容得都没有毛

最近,有一款文创雪糕,凭借着“丑”设计成功出圈。其外形有网友说是大猩猩、动画虫子、公鸡还有小鸟,只能说大家形容得都没有毛病。但,追溯创意来源,人家的原型是一根萝卜。

 
因外形长得太奇特,一经亮相,就吸引了众多网友的注意力。还被网友排在了今年“丑”文创雪糕top.1的位置。由此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雪糕其貌不扬,为何还能备受关注?是不是越丑的东西就越容易出圈?丑东西出圈需要满足哪些点?
01
 

这款雪糕其貌不扬,

为何还能备受大家关注?

其貌不扬不代表大家都不喜欢。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越是外形丑的东西,越能凭借有趣的点吸引大家的关注,有了关注那出圈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更何况这款雪糕还以一己之力,成功将南锣鼓巷的名气给打响了,吸引来众多外来游客去当地打卡/拍照,分享至自己社交平台。


 
 
此款雪糕来自北京南锣鼓巷,是因为一网友逛南锣鼓巷时,发现这款雪糕长相太丑,便拍照分享在小红书平台,随后,便引来众多网友关注与热议,并说着自己也要去这个地方逛逛,吃一吃这个丑东西雪糕,然后感受一下现场的文化氛围。
此外,这款雪糕还玩起了谐音梗,南锣=男萝,此创意操作,让该款雪糕在丑萌的基础上,加上了幽默的一面。顿时让南锣鼓巷文创雪糕变得鲜活起来。
相比起精致感十足的文创雪糕来说,这种丑萌且有趣的雪糕,更能带给人快乐之感。当自己快乐了也会把这份快乐传递下去,让更多人一同感受这有趣的物品带给人身心愉悦的富足。
当大家在小红书讨论这款雪糕,所用到的词汇,是“丑的充满特色”、“爆笑虫子”、“丑漂亮”、“丑得可爱”的时候,就知道大家对这款文创雪糕的喜爱程度。

 
02
 

是不是越丑的东西越容易出圈?

不是所有东西都能靠丑出圈的,丑,要丑出个性,丑出有趣。其实,除了南锣鼓巷文创雪糕,还有一款文创雪糕也凭借着“丑”设计出圈了。
该雪糕由陕西考古博物馆推出,外在形象和南锣鼓巷雪糕相比,丑态不相上下。呆萌的表情,略带粗糙的做工,乍一看,还以为是铁桶反着面,在铁桶身上简单刻画出眼睛、鼻子和嘴巴,就拿出来售卖的产物。
当看完这款雪糕的介绍,才知道这个长着呆萌脸的“花盆”,原来是镂空人面覆盆形器。
 
另外,还有一款,也是陕西考古博物馆推出的,其原型是宝鸡周原遗址出土的被誉为“西周第一豪车”的青铜车马部件。这款雪糕不丑,尽显萌态,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看着我们,龇着牙咧着嘴,像极了在向我们卖萌,寻求存在感的既视感。
 

两个文物雪糕的表情,刻画得极为生动,一个是生无可恋,一个是萌给你看。以雪糕的形象面向大众,不仅让文物变得鲜活,还让大家潜移默化记住了文物身上的历史。
越丑的东西,大众越能找出有趣的点来愉悦自己。这两款文创雪糕只是以文物原型制作而出,就能让大众联想到表情包上面去,可见,丑东西要想有趣,还得有二次联想的空间,让大家在联想中去找到好玩的点,从而引发二次传播,带来源源不断的自来水流量。
03
 

丑东西出圈需要满足哪些点?

 
说到丑东西出圈,想到了多个可举例的案例。就拿去年出圈的马踏飞燕玩偶来说,其凭借又丑又萌的外形特点,吸引着众人眼球,登上微博热搜,获得了众多好评。
还有故宫博物馆的海错图U型枕、淘宝丑东西大赛的一系列丑东西、肯德基的小滑鸡以及绿头鱼头套和小青蛙人偶服等等,都丑出了千姿百态,也丑出了话题。让众多年轻人参与其中讨论分享,甚至有的收入囊中。

 
些丑东西出圈,满足了哪些点:

不走寻常路

当审美趋于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一些反审美的东西出现,必然会打破桎梏,形成新的审美。
而像马踏飞燕玩偶、南锣鼓巷雪糕、淘宝丑东西大赛上的一些东西,都具备特立独行的个性,在万般丑物中形成了自己的一股清流。以这种创新方式出圈,会提高出圈速度,也会让大家在快乐的氛围中潜移默化记住产品信息。

猎奇心理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在设计新产品时,首先考虑这件产品能不能让大家产生好奇心。而好奇心的高与低会决定消费者购买欲的高与低。
就拿南锣鼓巷文创雪糕来说,当尝试过的人都在社媒平台晒出,且给出好评时,会引发大家的好奇心,从而想去一探究竟,亲自尝尝这款雪糕是不是大家说的那样“又丑又好吃”。
雪糕外形只是作为吸引人眼球的流量密码,而决定雪糕销量高与低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口感。

在创新中,彰显个性

 
丑物盛行下,如何凭借创新,彰显产品独特个性,是丑物创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丑东西设计的领域比较广,除了文创雪糕、玩偶、小玩具以及生活中能用到的比如抱枕、蜡烛、U型枕等之外,还有建筑和地标。





 
 
比如之前上海的巨型诡异人偶和东京奥运会开幕前,出现在日本东京的一个艺术装置,巨型人偶。被网友评论:“好家伙。这哪是展示魅力,是直接释放魔力。”、“为什么要给我看这阴间的东西。”等。
虽说吐槽声居多,但,吸引来百万粉丝打卡也是万万没有想到。
写在最后:
丑东西逐渐成为流量密码,也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快乐来源。品牌若能在这方面发发力,也许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