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谁也不会想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曾在网上引发巨大争议的《后浪》的热度不仅没有散去,反而还被各大品牌反复“鞭尸”和各种魔改……
01
强蹭《后浪》热点
麦当劳再次上演翻车戏码
在消费者注意力越来越稀缺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通过蹭热点这种极具性价比的方式来进行品牌营销,迅速发酵话题的同时还能和用户巧妙地建立记忆关联,可谓一箭多雕。
但就像“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句话说的那样,很多品牌在借势营销中因为过于盲目的为了蹭热点而去蹭热点,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对品牌也造成了伤害,可谓得不偿失。
这不就在国庆期间,麦当劳推出了一支炸鸡版的《后浪》,再一次上演翻车戏码。
为了尽可能的贴合B站《后浪》的风格,麦当劳这一次不仅请来了何冰,甚至连开场的灯光、场景布置、镜头都全部照搬《后浪》。
而就在大家以为何冰老师又将开始一场慷慨激昂的演讲时,他却笑着告诉大家今天并不是来演讲的,而是来打Call的;
虽然画风突变所带来的转折让广告在一开始就有了反差感,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但当风格都照搬《后浪》的打Call文案出来后,确实也让人有点失望;
广告文案
你以为我是来演讲的
其实,今天
我是来打CALL的
新一代
他们说你还嫩
你说,够嫩才敢折腾
新一代
对自己从不手软
千滚万揉,无惧蒸烤
新一代
是热爱,就百分百投入
当然经得起品味
新一代
是历练,就不怕更猛烈
火候到了,出手就炸
说的就是你
新一代,麦麦脆汁鸡
黑科技加持
够嫩,够炸,够入味
你就是后浪,后浪炸鸡
麦麦脆汁鸡,我为你打CALL
通过文案不难发现,麦当劳此次之所以选择模仿《后浪》作创意营销,其本意还是想要借助《后浪》来为新品制造话题,而高度相似的文案不仅巧妙的凸显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其将年轻一代消费者的一些特征与炸鸡相关联也能最大程度的引起受众的共鸣。
可惜的是,对于麦当劳此次蹭过期热点的行为,后浪们显然是不买账的,除了吐槽这支广告毫无创意外,还有网友质疑麦当劳蹭《后浪》的热度到底是自黑还是招黑……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不是麦当劳第一次蹭热点翻车了!
早在今年4月份,麦当劳就因为新产品宣传海报被扣上了虚假宣传、遛粉、垃圾营销的帽子,一度被骂上微博热搜。
这起事件的起因,主要是因为麦当劳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新产品的预热海报,与之前海报的所见即所得的宣传策略不同,麦当劳这一次不仅没有明示产品究竟是什么,而且还用上了最近两年风头最盛的5G作为宣传卖点,可谓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至于为何会把炸鸡称为5G炸鸡,麦当劳的解释是5G其实指的是新上市的麦麦脆汁鸡具有块大、皮脆、多汁、鲜嫩、入味这五个卖点,所以叫5G炸鸡完全没有问题……
在听完麦当劳这波强行解释之后,本来就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的网友们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除了在心里给麦当劳打上了虚假宣传、遛粉、垃圾营销的标签,除了要求麦当劳公开道歉,有的甚至还将自己的微博头像换成了肯德基,在麦当劳官微评论区开始了一波轰炸。
02
屡屡翻车
蹭热点营销失灵了吗?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品牌们对于消费者的争夺也开始进入白热化,为了更大程度的吸引到消费者的关注,很多品牌纷纷开始通过蹭热点的方式来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
与我们常见的营销方式不同,蹭热点营销不仅能够最大化的吸引眼球、降低营销费用,还能对企业的品牌形象的构建有所帮助,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考虑,都可以发挥出它不同凡响的作用。
所以我们看到,在B站的《后浪》强势刷屏社交媒体之后,很多品牌都开始借鉴这一风格来进行品牌营销,其中蒙牛的《后题》和快手的《看见》更是个中翘楚。
若要深究这些品牌为什么能够一步到位,除了要感谢B站帮他们“扫雷”外,能够完美契合后浪调性且输出的观点能无差别的赢得受众认同也非常关键。
而麦当劳这一次之所以会翻车,其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只知其表,不知其里”,抛开围绕B站《后浪》本身的争议不表,麦当劳强行将产品和后浪们“捆绑”在一起的方式不仅让受众难以接受,其生硬的内容衔接和过于尴尬的正能量输出也是难以引发年轻一代消费认同的最要原因。
更为致命的是,作为一个消费群体主要为年轻人的快餐品牌,面对着凡事都追求新潮的他们,后知后觉的麦当劳居然在时隔五个月之后才想到去蹭一蹭《后浪》这个已经过了保质期的热点,这样的行为不仅与麦当劳所标榜的品牌价值不符,显然也很难让受众满意。
03
热点
到底应该怎么蹭?
在杜蕾斯还没有和环时互动分手时,其见到热点就蹭、一蹭一个准的方式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因其对时机的掌握、尺度的拿捏以及完美的关联总是恰到好处,杜蕾斯一度被誉为蹭热点的“老司机”。
虽然后期与喜茶的“互撩”让其跌下神坛,但在杜蕾斯的身上,品牌们依然能够学到到底应该怎么去蹭热点:
1、把握好蹭热点的时机
在这个信息高度爆炸的年代,面对着不断刷新的各种事件,品牌们除了要保持对热点事件的超强嗅觉外,也更应该在热点事件爆发后第一时间做出正确反应。
很显然,在B站的《后浪》已经发布了长达数月,其创意已经被很多品牌玩烂了的情况下,后知后觉的麦当劳此时再跑来蹭,显然为时已晚;
2、考虑品牌与热点之间的契合度
众所周知,在跨界联名营销兴起之后,越来越多的品牌都开始扎堆做起了跨界,而随着消费者们对此种营销方式的兴趣降低后,很多为了跨界而去强行跨界的品牌就显得更为尴尬。
这一“病态”在蹭热点的营销中心其实同样屡见不鲜,很多品牌根本就没有搞清楚到底应该怎样去蹭热点,其蹭热点的目的更像是为了蹭热点而去蹭一蹭。长此以往,这种不走心的方式不仅不能为品牌带来更多话题度,甚至还可能滋生消费者的负面看法,偷鸡不成蚀把米;
3、注意目标群体的关联
与《后浪》针对的是时下的年轻一代,《后题》针对的是即将赶赴考场的考生,《看见》针对的是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们不同,麦当劳此次虽然也想把新品通过演讲的方式来和年轻人产生关联,其文案也确实有板有眼,但如果仔细推敲的话,将炸鸡的特性与年轻人相挂钩,输出两者的共性特征,试图引起年轻消费群体共鸣,实在有点牵强附会。
04
总结
对于一个快餐品牌来说,通过蹭热点的方式来宣传新品本来无可厚非,但这样一个发布于错误的时间、关联性不强、内容生硬的广告虽然同样起到了宣传效果,但其营销价值实质上不仅没有想象中的高,在维持与客户的长远关系方面甚至都远不及传统的营销方式。这样的蹭热点,归根结底无非徒增功耗!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ngxiaobingfa.com/?p=13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