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兵法先生
来源 | 营销兵法(ID:lanhaiyingxiao)
最近麦当劳的联名周边「大头狗」可太火了,各个社交媒体上,花式晒大头狗的比比皆是,纸尿裤版、衣服搭子、盒装大头狗……让日常码字的兵法先生也被狠狠地硬控了。

月初,麦当劳就官宣BFF大头狗集结完毕。据了解,麦当劳的「大头狗」分为4个系列,“粘人精系列”““毛孩子系列”“捣蛋鬼系列”“汪送员系列”,除了“粘人精系列”在7月9日发售外,其他每一个系列间隔一周发售。

其中,“粘人精系列”,任意消费 30元 ,外加 39.9元, 就可任意带走一只玩偶。

正如网友所言,真的是“0个人能拒绝”。

软软的、萌萌的,看起来就很好rua。让不少网友忍不住剁手,并晒出了自己的“成果”,颇有一种成年人过家家的乐趣。比如,小红书网友,在麦当劳的遛狗系列

图源小红书网友@么么灵
狗子的大头狗。


麦当劳「BFF大头狗」:
一场人格化为核心的社交狂欢




除了设立巨型毛绒狗狗墙,麦当劳的鱼眼大头贴机等互动装置,也弥补了成年人青春时期少一张大头贴的遗憾。
被赋予人格特质的麦当劳「BFF大头狗」主题活动,不仅Social感满满,给网友留下了超多可以发挥的空间,让人们在趣味性的玩乐中,找到乐趣,并愿意主动分享,成为了品牌的传播素材。
麦当劳的怀旧营销,有情怀又有新感


2006年麦当劳珍藏版大头狗全套35只,也是可可爱爱的集合。

2007年麦当劳红领巾版本大头狗,萌翻了!


虽说,这不是麦当劳第一次出周边大头狗,却格外引人注意。稍微深挖就会发现,麦当劳围绕毛绒玩具大头狗做的传播,有太多值得细品的地方。
首先,「BFF大头狗」最后一次发行是2008年,为什么时隔10多年又上线了该系列呢?在兵法先生看来,一是传播语境变了,在社交媒体时代,品牌需要更多“没有”功利性的营销,去刷存在感。二是深挖受众情感纽带。20年前的80、90后现在已经成年,他们正渴望借品牌承载的青春记忆,与下一代建立别样的情感联系。
其次,「BFF大头狗」系列,其中有一个关键词是“BFF”,字母是Best Friends Forever的缩写,麦当劳是通过拟人化的角色设定,在陪伴中,与消费者以及未来的消费主力军建立起了更深的情感联系,而这也与品牌长期深化的「快乐社交空间」的理念相契合,将品牌变成跨越代际的情感纽带,在每一次互动中,让快乐与陪伴自然生长,持续深化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独特地位。
写在最后:
复盘一下,这次麦当劳的「BFF大头狗」系列营销,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呢?
一个主题营销,分阶段推进,延长了营销的传播周期。麦当劳的大头狗系列周边分4次发售,每周推一次,使得活动热度能够持续发酵,吸引消费者在不同阶段持续关注。
在营销方式上,萌系营销、情怀营销、Social营销等多种营销方式叠加,萌系营销凭借大头狗可爱的外形,迅速抓住消费者的心;情怀营销则唤起人们内心深处对于美好回忆的珍视;Social营销则借助社交媒体的传播力,让活动信息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扩散,多种营销方式相互配合,不断增强活动的势能。
用跨越时间的玩偶,搭建起跨越代际的沟通。从2003年到2025年,用大头狗构建跨越代际的情感桥梁,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在大头狗身上找到共鸣,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影响力和受众的覆盖面。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ngxiaobingfa.com/?p=2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