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兵法先生
来源 | 营销兵法(ID:lanhaiyingxiao)


在海量信息中,兵法先生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最近的外卖大战是以奶茶为切入口?”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
基于奶茶自身的特征
外卖大战究竟与奶茶的自身特征有何关系呢?在兵法先生看来,主要是两大特征,一是奶茶品牌的连锁经营模式,二是奶茶的售卖时间。
首先,我们说说品牌的连锁经营模式。
以奶茶为代表的新茶饮品牌,一般都是连锁经营,在商战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高度标准化的产品体系(SKU集中、配方可复制)、极短的制作周期(出杯时间1.5-3分钟)、配送路线集中(多为商圈消费者)、强网红属性(社交媒体传播裂变快)以及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Z世代占比高),共同构建了行业的高效履约能力。这种模式使品牌在订单波峰期仍能保持完单率,契合了外卖平台快速送达、订单量多等指标。
再说说,奶茶的售卖时间,即用户购买奶茶的消费时间。
奶茶、鲜果茶、茶咖等新茶饮的消费场景,呈现出消费时间集中的特点。用户下单高峰期一般为三餐之间的间隙,与正餐外卖形成错位互补。这就为平台创造了双重价值:一是履约风险对冲,通过茶饮订单填充闲时运力,保证用户的体验;二是天然的系统压力测试场景,新茶饮类订单具有短距离履约(平均配送半径1.2km)、强时效性(超时率容忍度<5%)等特征,外卖大战正好成为平台检验算法调度、骑手分单、异常预警等系统能力的理想场景。

流量为王,用高额补贴换取长期流量主权
奶茶等新茶饮品牌,本身就是高频次消费。在这场外卖商战中,茶饮品类成为了平台争夺流量的“超级入口”。
在流量成本年均增长不断上涨的当下,平台竞争的核心已从”用户规模”向”用户时长占有”倾斜。奶茶品类凭借原生网红基因、消费需求刚需化、履约效率高等各类优势,成为撬动流量增长的重要杠杆。

换而言之,当茶饮品类同时满足高传播系数、低决策成本、情绪价值等特征时,就形成了“流量-转化-留存”闭环,就恰好适配了平台追求的品效合一。
现在,加上外卖平台对茶饮的高补贴策略,激发了茶饮品类“补贴-复购-社交裂变”的飞轮效应,降低了获客成本,有助于平台实现以短期投入换取长期流量。
平台战略,抢夺即时零售的入口
选择新茶饮品类,除流量价值外,更关键在于其与平台战略布局高度契合。
随着消费者对悦己、情绪价值需求提升,消费观念转变,延迟满足已无法满足其需求。无论是深夜急需的零食,还是鲜花营造的仪式感,消费者都期望所购产品能快速送达,从而获得极大满足感。这使得“线上下单、快速送达”的即时零售愈发受欢迎,平台看到这一新零售模式的发展空间,纷纷布局“即时零售生态”。而外卖搭建的短距离配送,正好有助于即时零售生态的构建。
目前,外卖市场已从美团、饿了么”双雄争霸”演变为”三足鼎立”格局。平台将外卖平台上的新茶饮作为核心赛道,既因其具备高频流量入口属性,更因其与”即时零售生态构建”战略深度协同。作为即时零售最高频消费场景,新茶饮凭借客单价低、受众广、消费频次高等诸多属性,成为争夺用户心智的关键切入口。
外卖补贴战的底层逻辑在于:通过补贴引导用户至APP比价、下单奶茶,待消费习惯养成后,顺势推荐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低频高毛利品类,形成”奶茶引流-习惯培养-生态渗透”的转化链路,最终实现高频打低频的商业模式,进而深度挖掘用户价值,构建起多元化的商业生态护城河。
写在最后:
看似平台以奶茶为媒介,用真金白银刺激消费者进行选择,实则是互联网巨头们在抢”竞争优势”,将复杂的商业战争简化为价格战,用户最朴实无华的玩法改变着市场——用补贴重构消费习惯,进而改写市场格局,助力平台实现良性经营。
作者简介:【兵法先生】营销兵法创始人、知名营销分析师,原创多篇文章阅读超10W+。个人工作微信号:bingfaxiansheng。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ngxiaobingfa.com/?p=2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