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圈有一个共识是:父亲节创意相比母亲节更为冷淡。一来是母爱的表达方式更为细腻与多元化,而父爱的表达更为粗犷与单一,在表现形式上,母亲节可能占据了天然的优势。加上今年的父亲节与618临近,不少品牌选择了618大促,而放弃了父亲节这个营销节点。
即便如此,在这个父亲节,还是有不少优质的创意呈现,让品牌与用户产生了更强的关联性。品牌运用更为细腻的表达方式去刻画出父亲爱的细微与伟大。究竟这个父亲节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典案例呢?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杜蕾斯的借势海报与营销被网友吐槽太直接与露骨,没有了之前的韵味。而这个父亲节,杜蕾斯推出的海报与文案,被网友称之为:文案,一绝。
品牌文案是值得琢磨与细读的,仔细一品杜蕾斯的文案,就深知品牌的深意所在。
杜蕾斯的文案本身具有鲜明的品牌特点,容易使人浮想联翩,而除了杜蕾斯,在众多海报营销中,依然不少品牌将自身的特点与节日的特点结合,有了不少值得品鉴的优质营销创意。
将风靡一时的《海尔兄弟》与父亲这个人物特点结合,展现一幅欢乐和谐的场景,也展现了品牌对节日营销的精准把控。
美菱洞察到孩子与父母的生活日常,将「爸,我妈呢?」转化成了父子/女之间的对话「快拿,别被你妈发现了」,展现父爱的细腻之外,更彰显了爸爸身上磨灭不掉的“男人味”。
从小时候的生活场景转移到现在的日常,父亲的身份从「为孩子撑起一片天」到「需要有人陪着看世界」的角色转变,同时,极具质感的画面给整个创意增加了看点。
父子/女喝酒是拉近距离的方式,更是表达爱的方式。青岛啤酒的营销海报温馨且温润,主题画面上是孩子为父亲绑鞋带,而在背景画面中却是父亲帮孩子,通过这种身份转发的手法实现角色的呼唤,其永恒不变的是爱的表达。
曾经也是一位少年同学的父亲,如今鼓励我好好做少年。
「把从不言说的爱,都藏在陪伴中」,这既是父爱的表达方式,又是洽洽瓜子的精髓所在,因为果仁一直都在果壳的保护之中。
海报创意能够更为直接将品牌的主张与节日特点融合,吸引人眼球之余,给用户呈现出一幅独具品牌特色的营销“盛宴”。
与海报的直接相比,视频的表达方式,在内容的呈现上更为灵活与多样性,在情感的融入上更为丰富。多样性的内容与丰富的情感,搭建起了品牌与用户之间沟通的桥梁。
今年的父亲节,小米手机推出了两大主题短片,在《不想做这样的爸爸》中,讲述了父子之间的那些充满爱与鼓励的瞬间,其表达更为生动。两个爸爸虽然身处不同时代,爱的方式也不同,却都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这是生命的延续,更是爱的传递。
在《合拍儿》中,依然讲述了三辈人的故事,“爱拍照”的爸爸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孩子的爱。与《不想做这样的爸爸》不同的是,《合拍儿》将隔代亲与父子之间的严格要求形成强烈的对比,让那些不容易被发现的父爱出现在更多人的视野里。
父爱如山,是因为在你需要的时候,他总能够挺身出现,为你遮风挡雨。其实,父爱不只有严厉,有时候他好像也没有一个爸爸样……
在奥利奥的广告中,就将那个曾经没有爸爸样,用自己的方式爱着孩子的爸爸表现的淋漓尽致。奥利奥用镜头记录了趣味带娃爸爸的另一面,打破人们印象中那个刻板的爸爸形象,搭建起了父亲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桥梁。
奥利奥基于对中国式父亲的洞察,采用更为包容性的创意,展现了中国父亲的另一面,让这种细致入微的洞察,完成了自己的营销诉求。
同样是表达爱,老板电器反其道而行之去展现孩子对父亲的爱,看似孩子在努力还原母亲烧红烧肉的手艺,实则是其对父亲的敬爱,呈现出了浓浓的父子之情。而老板电器则作为创意的“主角”贯穿于整个内容的始终,“他”既是孩子厨艺提升的见证者,更是父子之爱的见证者。
老板电器将父亲和儿子亲情的表达与老板厨电能够助力用户烹饪美食这二者融合,让创意更为贴合父亲节这个营销节点,又潜移默化的将产品功能融入其中,实现了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情感”维系,又展现了产品的功能,一举两得。
除了海报与视频创意的软广方式,与用户实现情感价值的沟通,今年百度采用差异化营销将父亲节的营销铺到了人口流动比较大的地铁,采用硬广的方式与用户沟通。
百度在自己的父亲节营销中,并没有强调其他创意中常见的「付出与回报」,而是另辟蹊径,洞察到那个无所不能的父亲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的苦楚,而呼吁子女关注对父亲的痛点,如看不清手机上的字、不清楚垃圾怎么分类等问题,爸爸常说的「你先忙,爸没啥事」,这背后究竟隐藏了父亲怎么的一种心态。
百度洞察到父亲面对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其记忆力、学习力等跟不上时代的情况下,通过在地铁这种人流量复杂且集中的地方去采用硬广的方式渗透,搭建起品牌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场景,而实现情感沟通。
同时,在表达爸爸的痛点之余,百度APP巧妙地将自身的功能特点植入到广告中,如复杂口音识别、语音搜索、拍照帮助用户垃圾分类、智能语音读小说等,这些暖心的功能对应年长者生活中常面对的场景,将产品功能巧妙的植入之余,引发用户思考。
在这些父亲节营销案例中,品牌采用不同形式与创意的广告内容,却有着异曲同工的传播效果,让人想要去探究广告创意创意的内容与形式,为什么能够迅速打动用户。
创意无止境,品牌营销并非毫无章法,通过了细致入微的洞察,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创意打动用户。
如百度App洞察到了父亲日常生活中的苦楚,想要找子女“请教”,又担心打扰到孩子为创意契机,巧妙的将产品功能植入广告中,而实现传播;
同样是对生活的洞察,小米通过洞察不同时代教育方式的不同和3辈人相爱的的方式,展现了不同方式与爱,又巧妙的结合了父亲节这个营造节点,是实现具有节日氛围的营销;
依然是洞察,小茗同学与青岛啤酒洞察到父辈从年轻力壮到年老力不从心的转化,而巧妙的将“你养我小,我照顾你老”的用户思维植入其中,而实现情感共鸣。
不难发现,能够给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创意,均离不开对生活的洞察,在赋予广告内容人文气息之余,更能够帮助品牌实现更为精细化的运营,打破了市场原有的限制,实现广告创意边界的拓展。
2、多元化的广告形式,缓解用户的审美疲劳
在广告形式与内容呈现多样化的今天,品牌想要打动用户,不仅仅需要在内容上下功夫,还是需要在观赏性、可看度上发力,才有机会助力品牌实现差异化的竞争,抢占先机。
在此次父亲节广告中,依然有品牌的创意可圈可点,一是百度的反向营销,挖掘出父亲轻描淡写回复背后,其实是另有隐情;二是小米对比类的广告形式,给内容增加了更多的看点,实现了爱的传递;三是奥利奥打破了大众固有印象中传统父亲的形象,以更为新颖的方式讲述着父亲对孩子的爱。
丰富的表现形式,有利于缓解用户的审美疲劳,在吸引人眼球之余,实现营销的有效触达。
3、优质的创意海报,同样能更好的实现传播
在营销行业中很长一段时间里,总觉得创意海报是品牌已经“无计可施”退而求其次的营销方式,也被不少人称之为是营销的“后手”。
而在注意力稀缺的今天,创意海报却有着其他广告形式没有的优势,其极简的创意能够迅速抓住用户眼球,实现触达用户群;精炼的文案,更容易将传播“重点”传递给用户,有效的营销方式,能够让品牌的传播力与好感度倍增,实现营销效果的最大化。
写在最后
营销除了品牌想要在用户心中刷存在感外,更是加深用户对品牌了解的方式,让人看见品牌的影响力、传播力、品牌力以及对营销的把控力等,又是品牌实现影响用户消费倾向的过程。这个父亲节有哪些营销案例,是你想要给五星好评的?一起来聊聊。
作者简介:华姐,[营销前线]编辑,多年营销经验,和多家品牌合作策划传播方案。华姐个人微信号:huaer8609。
微博:http://weibo.com/u/286416863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营销前线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ngxiaobingfa.com/?p=3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