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兵法先生
来源 | 营销兵法(ID:lanhaiyingxiao)
谈品牌营销,必然绕不开产品卖点的挖掘与呈现。当我们基于产品特性、用户认知或需求痛点提炼出核心卖点后,究竟如何用有趣、有记忆点、有网感的方式将其呈现出来,就成了品牌营销成败的关键。
今天,兵法先生从海量案例中精选了3个极具代表性的案例,我们看看他们是如何花式“谈产品卖点”的,希望能为营销人提供可复制的灵感。
康师傅:一场听觉和味觉的“纯鲜”盛宴
周深唱响“一碗纯鲜好鸡汤的秘密”
首先,我们说说最近康师傅老母鸡汤面携手代言人周深做的营销,“纯鲜”好歌+360°的产品“纯鲜”体验,让味觉体验有了具象化的表达,洗脑、暖胃又治愈!
网友戏称,周深开嗓,“纯鲜”登场!7月26日,康师傅老母鸡汤面X代言人周深以一首《纯鲜好鸡汤的秘密》引爆全网,歌曲上线24小时,热度飙升至3亿。周深用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和大众熟悉的旋律,让“纯鲜好鸡汤”反复“洗脑”网友,引发网友花式玩梗,#周深被深深鲜到了#、#周深把我唱饿了#等“鲜”味话题冲上热搜榜。
国民品牌与国民歌手,双方内在价值的高度契合性,在这场“鲜”味营销战役中,达成了1+1>2的效果。周深“纯净治愈”的嗓音特质,与康师傅老母鸡汤面主打的“纯鲜”不谋而合,一首原创好歌《纯鲜好鸡汤的秘密》,用声音来呈现鸡汤的“纯鲜”口感,从食用体验到情感共振,康师傅老母鸡汤面以一种更巧妙、更富有想象力的方式,深化了“纯鲜”这一品牌差异化心智,打造了一场听觉和味觉的盛宴!
以歌曲为起点,串联起社交话题、粉丝共创、线下打卡等线上线下“鲜”味场景,让消费者立体化感知到“纯鲜好鸡汤”的魅力。泡面脑袋直呼“被唱饿了”,段子手们大玩“鲜入人心”谐音梗,周深粉丝“生米”结伴前往城市地铁灯箱拍照打卡……
当“优选整只老母鸡……6个小时细细熬,4段火候慢慢炖……高汤专利锁鲜,留住鸡汤纯鲜……”唱响,大众立刻能够感知“纯鲜”。支撑这份“纯鲜”体验的,除了好食材、好工艺、好料,还有康师傅独家专利锁鲜技术(专利号:ZL 2020 1 0671258.X),这项创新技术能极大程度保留产品的高汤风味,为食客们打造一碗如同家里现熬般纯正鲜美、自然鲜香的好鸡汤。“高汤专利锁鲜,留住鸡汤纯鲜”——正如周深唱的那样,汤包一开,“纯鲜”袭来,抽象的技术在这一刻得到了具象的感知。

相比一次性的传播声量,这次营销更像是一场品牌与用户共同完成的“体验升级”。巧用代言人特质唤起情绪共鸣,通过内容设计激发互动热情,康师傅老母鸡汤面让“纯鲜”不仅是一个品牌标签,而是逐渐沉淀为一份与年轻人之间可感、可触、可共创的品牌资产。从产品感知到情绪体验的闭环构建,让产品从满足最基本的功能诉求,到真正融入年轻人的精神慰藉场域之中。
如果说,康师傅老母鸡汤面以“魔性歌曲+味觉体验”为核心,将技术创新、产品体验等转化成了大众记忆,让“纯鲜”直击灵魂,使营销更具穿透力。那么,每日鲜语选择与大剧合作,花式说卖点,除了借力揽声量外,还在叙事上突出了一个趣味性。
每日鲜语:借大剧进行内容共创
创造趣味产品“鲜”体验
在当今时代,生硬说产品卖点,可能不仅达不到传播效果,还可能引起消费者的反感。每日鲜语选择与大剧《长安的荔枝》合作,采用与剧情高度匹配的创意中插,实现了产品信息的自然呈现。
在广告中,通过代言人雷佳音与剧中人物联动,让神鲜奶源、神鲜速度、神鲜技术和神鲜美味组成了“神仙奶”——每日鲜语。
通过魔性的演绎,揭秘了神鲜奶的“真谛”,完整的故事线,紧凑的节奏,不仅为广告增添了趣味性,又诠释了“每日鲜语真新鲜”的品牌特色。
除了IP的热度,整支广告的趣味性十足,首先是在广告场景选择上,延续了《长安的荔枝》原生剧情场景,使广告展现自然。
为了借势而借势,常常会采用“生硬植入品牌信息”的模式,因为与剧情无关联、互动差,容易让观众跳戏。每日鲜语选择延续《长安的荔枝》“荔枝追鲜”剧情场景,构建了“奶品追鲜”内容场景,使情景与剧情高度关联,无割裂感。同时,中插广告画面与剧情相似,延续大唐故事场景感,让内容紧扣剧情,这也让广告展现更自然。
其次,是借剧中人物视角谈卖点,趣味性强。
在剧中,雷佳音饰演的角色是“荔枝使”,主要负责保证荔枝的新鲜度,在中插广告中,每日鲜语将代言人角色化“追鲜使”,基于原生剧情的二创内容,讲述了鲜奶追鲜的方式,坐实了代言人“追鲜使”的身份。最后那句“荔枝送到了吗”,又实现了“荔枝使”与“追鲜使”的梦幻联动,有趣至极。
最后,想谈谈每日鲜语中插广告采用的故事化演绎方式,使产品卖点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
如果每日鲜语想让大家信服产品“鲜”,去硬性讲述产品的技术卖点,枯燥又乏味。每日鲜语让雷佳音以故事化的形式演绎,原生剧情、跨时空互动,抛出产品“新鲜”的亮点,则更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与康师傅的定制化、每日鲜语的借势共创不同,老乡鸡主打一个“另辟蹊径”,用讲故事的方式隐晦凸显产品卖点,将抽象的新鲜、卫生变成了可感知的故事背景,值得一品。
老乡鸡:用员工视角讲故事
还原产品的制作过程,凸显菜品的新鲜度
谁也没想到,向来在社交媒体上以整活、玩梗出圈的老乡鸡,竟一改往日风格,沉下心来用纪录片的形式讲故事。这次,它跳脱出董事长或品牌人格化的惯用视角,以员工为叙事主角,将菜品制作过程、食材新鲜程度、配料的严苛程度化作故事的一部分,开启了一场温情又真实的故事。
首集故事以员工“周莉”自述的方式展开,讲述了一个普通人的职场成长轨迹:从对老乡鸡一无所知,到听到名字后觉得不过是“炒炒菜”,再到深入了解并学习蒸菜、炒菜等,逐渐掌握后厨各岗位技能;中间有过因忙碌而萌生辞职的想法,最终在老板的鼓励下坚持了下来,成功晋升为店老板。
这一过程没有刻意渲染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老乡鸡员工日常工作的点滴,通过记录真实场景,让人们听故事之余,也看见了老乡鸡的后厨与门店,明白了老乡鸡菜品新鲜的原因,并让更多人见证一个普通员工如何在老乡鸡实现职业蜕变,找到人生价值的。
在周莉的故事中,老乡鸡的后厨、菜品的制作、食材等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镜头跟随她工作的节奏,如实记录食材的挑选、清洗、切配,以及蒸煮、煎炒的多个环节。从新鲜蔬菜到肉类食材,再到烹饪时升腾的热气与香气,都让观众直观感受到老乡鸡对食材品质的严格把控。
这种“隐形”的呈现方式,既避免了生硬的产品推销感,又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了品牌的核心价值——产品配料透明、环境干净卫生、制作标准规范。当观众被周莉的故事打动时,也会自然而然地对老乡鸡的菜品产生信任与好感,进而相信“这样有温度的餐厅,做出来的菜,新鲜又放心”。
同样是讲产品卖点,康师傅选择与代言人一起,用洗脑又独特的魔幻神曲,加上全域联动模式,使卖点清晰更具记忆感;每日鲜语选择了比较讨巧的模式,从借势到共生内容的呈现,趣味感十足;而老乡鸡选择了员工幸福感的自述,用镜头还原了菜品制作与配料的严苛,其表达软性也更具说服力。都在讲述产品卖点——鲜,这三种模式,你更喜欢哪一种呢?
作者简介:【兵法先生】营销兵法创始人、知名营销分析师,原创多篇文章阅读超10W+。个人工作微信号:bingfaxiansheng。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营销兵法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yingxiaobingfa.com/?p=33161